安置帮教全年工作要点**年,全县安置帮教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这一核心指标,进一步巩固提升安置帮教无缝对接机制,完善政策帮扶体系,大力建设区域示范性安置帮教基地,构建重新违法犯罪预警机制,促进全市安置帮教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巩固和提升无缝对接工作机制1、完善人员衔接机制。要继续深入运用好安置帮教数据库平台,做好人员基本信息的录入、核查和反馈,确保新入监所人员信息核查率、刑释解戒人员出监所前的信息衔接率均达到100%;完善人员必接必送工作机制,健全“二无”和“三假”等重点人员兜底接送机制,确保刑释解戒人员接回率达到100%。2、规范专项经费管理机制。要严格按照《XX省刑释解教人员接送工作补助经费和生活补助费及企业安置工作补助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安置帮教专项补助经费的发放、审核、领取工作,加强对申领资格的甄别,完善管理监督机制,确保接送经费和生活补助费发放手续齐全、程序规范、管理到位,杜绝假配套、假到账、假发放等违规行为。3、拓展延伸帮扶机制。要综合运用远程视频会见、联合帮扶、基金帮教等手段,建立教育改造、安置帮教一体休工作机制,提升对刑释解戒人员的帮扶质量。4、强化督办通报、责任追究机制。继续深入开展督办通报工作,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各乡镇司法所要将刑释解戒人员安置帮教无缝对接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对新入监所人员信息核查率、刑释解戒人员信息衔接率、刑释解戒人员接回率未达到100%的单位,应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查明原因,并书面报告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办。对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将严格按照《XX市实行社区矫正、刑释解戒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第1页共3页二、进一步加强帮扶管理工作5、积极协调落实帮扶政策。全面梳理现有安置帮扶政策,进一步细化帮扶政策的适用范围、申请条件和审批程序,强化帮扶政策落实情况的日常监管。做好刑释解戒人员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工作,对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且符合条件的刑释解戒人员,按规定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刑释解戒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企业招收录用刑释解戒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刑释解戒人员参加失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工作,引导他们融入社会。6、加强刑释解戒人员的教育帮扶。充分发挥妇联、共青团、工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共同做好刑释解戒人员的教育帮扶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与问题,疏导化解消极对抗情绪,促进其顺利回归、融入社会。7、规范日常管理。要进一步规范对刑释解戒人员开展的日常谈话、教育、帮扶工作,强化人员流动监管,完善工作档案。8、加强高风险人员管理。要建立与所在地公安机关的协调联动机制,对可能危害社会的高风险人员要逐人落实管控措施和管控责任人,及时向公安机关通报情况,列入当地公安派出所重点人口管理。三、强化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9、努力推动政府投入为主的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通过政府投资、土地划拨、房屋建筑划拨或实物出资等多种形式,积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为一体的过渡性安置基地,重点接收安置“二无”和“三假”刑释解戒人员,对符合条件的刑释解戒人员进行临时救助和过渡性安置。同时,引导、扶持社会企业建立安置帮教基地,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积极争取将热心安置帮教工作、经营业绩好的企业建设成为安置帮教基地。10、抓好示范性安置帮教基地建设。要积极争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的支持,有效整合社会学校、工业园区等社会资源,探索建立基地过渡性安置、学校菜单式培训、第2页共3页企业网点式就业的社会化过渡安置机制,有效提高安置水平。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