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原理第一章绪论两类导体:第一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部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而导电的物体,即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或空穴)的导体,叫做电子导体,也称第一类导体。第二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的离子运动而导电的导体叫做离子导体,也称第二类导体。三个电化学体系:原电池:由外电源提供电能,使电流通过电极,在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装置。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电化学体系叫电解电池或电解池.腐蚀电池:只能导致金属材料破坏而不能对外界做有用功的短路原电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原电池(—)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原电池(+)电解池(—)电解质分类:定义:溶于溶剂或熔化时形成离子,从而具有导电能力的物质.分类:1。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根据电离程度2.缔合式与非缔合式—根据离子在溶液中存在的形态3。可能电解质与真实电解质-根据键合类型水化数:水化膜中包含的水分子数。水化膜: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改变了定向取向的水分子性质,受这种相互作用的水分子层称为水化膜.可分为原水化膜与二级水化膜.活度与活度系数:活度:即“有效浓度"。活度系数:活度与浓度的比值,反映了粒子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真实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规定:活度等于 1 的状态为标准态.对于固态、液态物质和溶剂,这一标准态就是它们的纯物质状态,即规定纯物质的活度等于 1。离子强度 i:Iiymz2I=—厶 mz22ii离子强度定律:在稀溶液范围内,电解质活度与离子强度之间的关系为:log 丫+=-A.、汀注:上式当溶液浓度小于 O.OImol•dm—3 时才有效。士电导:量度导体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其值为电阻的倒数。符号为 G,单位为 S(1S=1/Q)。KAG 二——L影响溶液电导的主要因素:(1)离子数量;(2)离子运动速度。当量电导(率):在两个相距为单位长度的平行板电极之间,放置含有 1 克当量电解质的溶液时,溶液所具有的电导称为当量电导,单位为 Q—1•cm2•eq-1。与 K 的关系:九二 KV与 cN的关系:X=k1000_cN当入趋于一个极限值时,称为无限稀释溶液当量电导或极限当量电导。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当溶液无限稀释时,可以完全忽略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此时离子的运动X—X+X00+0-是独立的,这时电解质溶液的当量电导等于电解质全部电离后所产生的离子当量电导之和同一离子在任何无限稀溶液中极限当量电导值不变!离子淌度:单位场强(V/cm)下的离子迁移速度,又称离子绝对运动速度。VVU=一 U=—+E-E离子迁移数:某种离子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