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加分政策调整对考生排名的影响 晨雾 / 文 志愿填报的过程是一个“知己”+“知彼”的过程。“知己”就是考生自身定位;“知彼”就是目标高校的定位。“知己”与“知彼”的准确推断与结合就是成功的志愿填报。2024年 北京高考志愿实行平行志愿组方式,使得目标学校提档线排名上升,“知彼”发生了变化,需要认真讨论应对策略。但是志愿填报模式的改变不会影响到考生自身定 位。因此“知己”并没有发生变化。我们仍然可以像往年一样实行常用的分差法或者排名法进行考生定位,然后再考虑照顾加分对排名的影响对考生的定位进行调 整。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 2024 年 北京乃至全国的高考政策还有一项重大变化,那就是高考照顾加分政策调整。总的来说是照顾加分瘦身,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分人数减少,二是一些照顾项 目加分分值降低。这给裸考考生带来重大利好。换句话说,就是照顾加分对考生的影响比以前更小了。但是这个调整后的影响到底还有多大?是否可以忽略?是否能 给出定量的分析?同时,此前我们沿用多年的估算照顾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的方法也必须进行修正。否则同样会影响我们对考生定位估算的准确性。本文将定量地 讨论探讨照顾加分瘦身后对考生排名的影响。希望家长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对瘦身后照顾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有一个比较清楚地认识。无论计入这个影响,还是忽 略这个影响,都对影响有一个“量化”的估量,做到心中有数。 一、回顾照顾加分政策调整前的分析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在照顾加分政策调整之前,照顾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 2024 年 4 月27 日晨雾在《照顾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中对比顾加分影响考生排名进行了深化的讨论。当时的照顾加分的分值只有两种,有加 10 分的和加 20 分的。我们根据当时搜集的数据,把享受10 分加分的所占比例近似地看作是 80%(实际为 81.62%),把享受 20 分加分的所占比例近似地看作是 20%(实际为 18.38%)。然后再来讨论它们是怎样影响我们考生的排名。 我们当时还很容易地达成两点共识(如图): 1.假如任意一位考生甲的高考分数是 y,那么分数高于 y 分的考生群体不论有没有照顾加分,对这位考生的排名都不会有任何影响,因为他们排位总是位于这位考生甲的前面。 2.由于政策照顾加分的最高分值是 20 分,同样的道理,分数低于或等于(y-20)分的考生群体不论有没有照顾加分,对考生甲的排名都不会有任何影响,因为他们排位总是位于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