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的两朵奇葩《边城》《围城》之比较《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 20 世纪中文小说 100 强。它以 20世纪 30 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鎮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它是一部以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上层分子的空虚、虚伪、灰暗的精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书名《围城》取自法国的一句古语:“Fortreeaiegee”。其含义是:爱情、婚姻或某一种人生,好像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围城”象征性地指出,在巨大历史变革中,某些人们徘徊在人生之路,彷徨、茫然不能自主的苦闷处境,使人感到“人生万事都有‘围城’之感”,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书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就深深陷入这“被围困的城堡”之中。在审美意象上,《边城》描绘的是一个乡土乌托邦,它是以营造美的意象来供奉善的人性。而《围城》则截然相反,它以“恶托邦”的形式来拷问人性,以恶的形式呼唤人性“美”的回归。但不管怎样,它们的本质是一致的,最终的精神指向都是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人格尊严、爱情观念、生命意识的深切关注,都有深刻的人文关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