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创作与艺术思考石雕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一枝灿烂奇葩。中国工艺美术品种繁多,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渊源流长。而石雕艺术,在中国的历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它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具有鲜亮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石雕的历史最为悠久。我国以石头为材料,打造原始工具,在旧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如石刀、石斧等,山顶洞人制做了最早的装饰艺术——串饰(项链)。约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以各种优质石料制成的装饰品,如“环、镯、璧、璜、珠……”。石头本无言,是世代的能工巧匠开启了人类的智慧,将人们的丰富情感,美好企盼、宗教信仰、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审美情趣寄予其中,以石为材,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历代传人们以石为纸,写就了一部部传世之作,留下了美好的故事、漂亮的传说。石雕最大的贡献莫过于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历史与现代并立,让今人与古人做心灵的对话。石雕犹如一个管窥历史的万花筒,使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宗教学家、民俗学家,都可以从中讨论获得各自的收获和成果,传诵着中华民族的聪颖与美德。石雕的种类繁多,从功用上划分为有用型和观赏型。有用型从原始的石器工具到最初的生活用具,进展到各类建筑和宗教用品。小如石臼、石桌、石磨、香炉,大到皇宫、府邸,庙宇、陵墓、桥梁等。观赏型则以室内陈设、印纽、果盘、手镯、动物、人物、山水摆件等。室外有佛像、牌坊、石窟、碑林、庭院景观、摩崖石刻等,所有石雕,都各具千秋,意蕴绵长。石雕艺术表达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中国人对石雕有着特别的感情,既有用又观赏。无论走哪里,都能与风韵各异的石雕不期而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因石材质坚硬、价廉、色彩丰富、种类齐全,深为喜爱。上至皇亲显贵,下达黎民百姓。有主题明确的佛教群雕,如北魏时期的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经历北齐的天龙山石窟,乐山大佛等……每一处都彰显着神灵的威仪,体态优美,刀法洗练,气概恢宏。有代表权贵至尊的北京故宫太和殿,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世界闻名的圆明园,雕工精致、庄重典雅,气宇轩扬,彰显皇家的磅礴气魄。有百姓喜闻乐见祈福纳祥的龙、凤、狮子、麒麟、人物、花鸟虫草等等。各种石雕姿态万千,生动可爱,线条简炼,造型传神。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风土人情有别,风俗习惯各异,各种艺术生成必定带有浓厚的地域气息,石雕也不例外。因此,祖国大地才留有不同材质、不同雕工、不同特点的精致石雕作品。如:“北有曲阳,南有惠安”,徽派三雕、山西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