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科学与人文交织阐释生命之美

科学与人文交织阐释生命之美_第1页
科学与人文交织阐释生命之美_第2页
科学与人文交织阐释生命之美“进化生物学听起来像是一门跨学科的深奥学问,但实际上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此外,它不仅是一门重要的科学,也非常有趣,充满引人入胜的故事性与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在英、美等国家的中小学教育课程里,进化生物学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苗德岁说。科学同样具有文艺的一面,即想象力与诗性,而文学艺术也需要逻辑与推理!“灵魂”使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自然选择”的藩篱,走上文化演进的道路。世间千万种生物,只有人类具有这样的能力。在高智能人類所制造的精神文化产品中,最迷人、最有价值的当属科学与艺术。《给孩子的生命简史》一书,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苗博士给孩子们讲了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费曼的故事。有人与费曼开玩笑,说你这样的大科学家,整日沉湎于微观量子世界,恐怕连一朵花的美都不懂得如何去欣赏。费曼反唇相讥道:“艺术家们虽能欣赏艺术之美,但常常流于浮光掠影;而唯有像科学家那样对一朵花有深刻细腻的了解,方能体味它超越外表的壮美与奇美。”苗博士引用了中唐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咏琥珀的五言诗:“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他说:“诗中对琥珀的成因以及昆虫如何一失足铸成千年犹存的化石,有如此形象的描述以及合乎科学的推断,实在令当今的古生物学家们惊叹不已。”科学与艺术,原来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科学家与艺术家在探究美的道路上,殊途同归。苗博士认为理想的科学家应当是:思维方式像诗人一样,工作方式像会计一样。小读者从小就要打好文理两方面坚实的基础,长大后成为像爱因斯坦那样文理兼通,既有深厚的人文情怀与素养又有无限的科学制造力的大家。信任读了此书的小读者,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科学家的任务便是从这些表面看上去与我们并无关联的生物或生物化石中,不断探究,发现蛛丝马迹,并发挥自身的聪慧才智,通过合理的论证和推断,逐步“还原”生命进化的过程。摘自《给孩子的生命简史》(中信出版集团出品)苗德岁:首位获“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的华裔学者,博士后,拥有地质学与动物学双博士学位。他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后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讨论所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二三四传媒+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量资料供您选择,没有合适的可以联系小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