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做好新农村建设引言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自此揭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幕。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定要求,是统筹城乡进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不过,也要看到,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区域经济进展很不平衡,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存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 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素1.1 基层组织领导力弱化现阶段,部分农村基层班子组织建设不力,村干部有的以家族势力为支撑,长期连任或大家族轮流任職,致使村民合理意见得不到重视,村务不公开,账目不透明,村民时有上访;部分村干部挪用贪污公款,损公肥私,损害村民的利益;更有甚者,向村民违规收费,变相收费,变相扣留村民应得补助。由此抑制了农民进展经济的积极性,以至于迟滞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1.2 教育水平滞后与城镇教育水平相比,农村教育落后,人口素养低,人才缺失等,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展。具体而言,农村学校教学设备落后,老师学历普遍不高,教育思想落后;农村人口素养低,人均受教育程度低。许多青少年不具备最基本的知识能力,不能适应农村经济进展的需要,制约农村经济的进展;农村人才稀少,结构单一、畸形。农村职业教育规模小、质量参差不齐,技术培训档次低,具备市场经济头脑的管理人才稀缺,不能形成完整的人才体系。1.3 金融市场发育不足目前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完善,金融市场滞后,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展。农村信用体系缺失、银行放贷风险大、农村经济底子薄、投资环境恶劣,吸引投资难度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担保制度不完善,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金融业务的进展需要,金融机构设置过多条件,手续繁琐;农村经济底子薄、相关配套设施落后,投资大、见效慢、收益低,资本持有者投资动力减小。1.4 土地市场不完善土地分散,大型农业机械难以大规模推广;农业经营方式粗放,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劳力外流;农业经营方式粗放,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信息不畅通、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经济效益上升缓慢,不能与市场体系正常接轨,制约了农村经济进展。农村干部文化水平低,小农意识强,思想僵化,缺乏市场意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制约着农业经济进展。1.5 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基础设施数量少,覆盖面小。自然村内部路况差,出行不方便,水电通信设施少,自来水覆盖率低;基础设施质量差,公路村村通道路损坏严重;基础设施维护保养不及时,维护标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