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篇一 为维护全校师生身体健康, 确保我校良好的学习环境, 应构建“集中领导、 统一指挥、 结构完整、 反应灵敏、 运转高效” 的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的应急体系, 全面提高我校应对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处置的能力。 现制定应急预案如下: 一、 成立突发性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 形成系统管理, 分类负责、 分类指挥、 综合协调, 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疫情, 力争做到发现一例、 上报一例、 隔离一例、 治疗一例, 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性传染病对我校师生的危害。 突发性传染病防治小组的组成: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副组长负责传染病预防的日常工作, 并配备相应的应急设施, 作为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的应急指挥平台。 二、 突发性传染病防治小组的职责: 1. 讨论确定全校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 2. 审定我校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的总体应急预案。 3. 对预防校内突发性传染病工作统一领导指挥。 4. 应对预防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工作与校内各部门的关系进行协调。 5. 负责当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出现时, 与外界的联系和协调工作。 三、 突发性传染病防治小组成员职责; 听从突发性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的指挥, 根据“统一指挥、 分组负责、资源共享、 条块结合” 的原则, 立即做出响应, 进入相应的应急状态, 适合启动相应的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保障学校突发性传染病预防工作必须的人员、 资金、 安全、 及急救药品, 并履行各自所承担的职责。 四、 突发性传染病防治副组长职责; 1. 执行学校突发性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的工作决定。 统一组织、 协调、指导及督促校内突发性传染病预防日常工作。 2. 收集、 分析全校疫情。 对重大突发性传染病的疫情要根据领导小组的决定, 及时上报到中心校。 其中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源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于 2 小时内上报; 乙类传染病必须 6 小时内上报。 3. 传染病疫情发生时, 为校领导提供信息、 通讯、 预案、 咨询和指挥场所等。 五、 突发性传染病疫情防治领导小组工作人员职责; 根据突发性传染病疫情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 积极配合。 1、 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当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发生时, 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 向突发性传染病疫情防治领导小组报告, 并同时发出传染病报告卡。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