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_北京人》教学案第 1 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_ 北京人》教学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以及氏族生活的特点等。 2、通过探究山顶洞人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等问题,体验独立思考和归纳比较的过程。 3、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和难点: 北京人基本概况;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故事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歌曲《大中国》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吗?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自主阅读课本 P2 内容,完成第 1 题。 1.简述元谋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 170 万年。(2)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生活状况:会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模块二北京人的发现 自主阅读课本 P3 内容,完成第 2 题。 2.简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 70~20 万年。(2)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3)使用天然火。(4)靠狩猎、采集为生。 知识模块三北京人的特征 自主阅读课本 P4~5 内容,完成第 3~4 题。 3.简述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2)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3)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过群体生活,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上的里程碑。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和发现的历史意义。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发现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3)知道化石是讨论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和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2.过程与方法 (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育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讨论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育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