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步向右转那一年,我家开始修建厢房。村子里的建筑,多数是连三间的木楼连一个转角厢房,厢房也是木楼,下面一层多为依据地势建成的高约一米到两米的吊脚楼。这里多有高低不平、坑洼凸凹之处,建成这样的吊脚楼,一是可以降低成本,二是可以把底层用作牛圈猪栏,三是可以和地势融为一体,得天地之奇巧。然而我父亲的雄心远不止把自己的厢房修好那么简单。随着时代的步伐铿锵向前,见多识广的父亲喜爱上了钢筋混凝土房子,他要做村子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修建两楼村子里人连见都没有见过的稀奇玩意儿。但是,我们一家人可苦不堪言。建造这样的房子,需要大量的石子儿、河沙。河沙可以就地取材,而石子儿则要靠手工捶打。一连几个月,我和哥哥缪诗都要重复干两件事情,那时候,我哥哥十二岁,我才九岁。放学回来,我哥哥一放下“盐口袋书包”,就会扯起嗓子喊:“缪伦,走,下河。”我便极不情愿地跟着哥哥下河,一边走,一边抱怨说:“为什么一定要筛河沙呢?为什么一定要锤石子儿呢?”我哥哥在前头红起眼睛说:“老汉说了,修安逸房子。”我便问:“怎样安逸?”哥哥说:“修好房子娶上乖媳妇。”我嘟哝道:“人家杨家大哥,修的牛屎巴糊篾栅栅房子,还不是娶了一个乖媳妇。”哥哥说:“杨家媳妇不乖,有麻子。”我说:“麻子有什么不好,我娘就有麻子,我老汉还不是娶了她,生了我们两个。”哥哥生气了,捡起一枚石子儿,朝我掷来,说:“乱说,死性不改。”我一偏头躲过石子儿,狠狠地说:“你还是那样不把我当人,告诉你,我从王晓玲那里借来了一本连环画,你莫想看。”哥哥立马换了笑容,说:“乖弟弟,等会儿我帮你锤一堆,你把连环画借我看看。”我诡异地笑了,说:“等会儿再说。”我哥哥那时候还不认识王晓玲。王晓玲那时候就是一个美人胚子,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是身段已经有些凹凸了。可惜我那时候还没有发育,对于男女之间的微妙知之甚少,以至于我对哥哥以后的反常表现,都感到难以理解。那时候,我也不清楚大我三岁的王晓玲为什么会和我一个班,她应该和哥哥一个年级才对。只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容不得我去想象,再说我也想象不出什么东西来。我们哥俩儿在河沙坝上有严格的分工。我父亲在河沙坝上搭建了一个木架子,在木架子上拴着一个铁丝网,用来筛河沙。我哥哥每天都会寻找软和的地方,用锄头铁锹把河沙刨出来,装在篾条织成的篓子里,用尽力气端到铁丝网里,一阵摇动,细小的河沙便漏了下去。然后,哥哥就会用背篼把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