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思想成就有哪些思想成就【文学思想】老子既是周朝的史官,因此《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此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至于班固的诸子均出于王官说,又当别论。金德建《老聃学说出于史官考》认为:老聃学说的来历,大约是因为做周史的缘故。他列举了《左传》、《国语》、《论语》、《大戴礼记》等书中史官属于格言形式的话,并将 16 条有关材料与《老子》相对比。比如《左传》成公二年:仲尼闻之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这些话,显然是《老子》的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的语意所本。从这些材料的对比中,说明《老子》的语句,是史官们向来保存的知识。可见,《老子》与史官的知识有其思想上的渊源。【政治思想】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无为思想。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之一。【哲学思想】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超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见于下文老子故事孔子问礼第 4 段)可见: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应当注意到: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