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健康从“心开始过年过出“心”病来年后,记者前往一些医院打探,发现门诊部老年患者扎堆,住院人数激增,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科、神经内科、痛苦科、心理科。仅初七一天,某医院心内科就做了 14 台老人心梗手术。该科室住院记录显示,除夕那天,心内科两个科室病房只剩下 60 多名患者。“现在仅心内一科的病房就有 121 名患者,其中一大半都是老年人,而且初六之后,老年心梗患者突然增加了很多。”方毅民说,整个心内科现在的住院患者有 230 多人,是节前的 3 倍多,其中超过七成是六旬以上的老人。方毅民分析,节后出现老人扎堆住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身体上的过度劳累和子女节后离家造成的心理落差。“空荡的家让老人一时难以接受,‘闪着’了。”国外一项讨论材料表明,在节后发生心肌梗死的人群,要比其他任何一天都多 20%。对于“空巢”老人来说,每一个节日长假之后都是其最脆弱的时候,特别是在像春节这样的重大传统节日之后,更是他们心脏健康问题高发的时候。因为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子女都在身边,老人的心理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原来的生物钟也被打乱了。节日过后,宽松、愉快的气氛陡然消逝,前后反差巨大,老人心理上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这种孤独、抑郁感往往会影响到老人的心脏血管健康,一方面可以诱发血管痉挛,另一方面可以刺激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从而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春节期间,在外地的子女全部回家团聚,这让 69 岁的张女士备感欣慰。随着假期结束,子女们陆续离开,张女士患上“心病”,连续几天寝食难安。“孩子们一离开家,原本热喧闹闹的家忽然变得冷冷清清,心里一时间难以接受,想想就想哭,还总是控制不住。”张女士说,因为心里难受,一直没胃口吃东西,晚上也睡不好。浙江省杭州市疾控中心心理学博士汪永光介绍,张女士患的是“空巢综合症”,这在传统喜庆的春节后,空巢家庭(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最容易出现。老年空巢综合征是老年人在子女成家立业独立生活后单独居住,由于适应不良出现的一种综合症,在中国精神病学中属于“适应障碍”的一种,是老年人的一种心理危机。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 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 10%~20%。假如老人的空巢情绪迟迟得不到解决,会加速他们精神上的衰老,思维能力和推断能力也会迅速衰退,甚至会诱发老年性痴呆、老年性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