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的脚步来得比往年早,刚跨进二月的门槛儿,没过十几天就到大年三十了。节前的一场大雪是中原大地得到的一份丰厚的礼物,每到这个时候,冬闲的农民总要好好地喧闹一番。寒食节让人想起逃亡在外的重耳和烧死在山中的介子推;端午节让人想起投身汨罗江的楚大夫屈原;中秋节又让人想起独居月宫的嫦娥,她与后羿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重阳节“”虽有登高敬老的习俗,却是 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宵节还好,既可以吃元宵又可以观灯,但总还是单调,不如过春节有意思。中国人过春节,从年三十开始,无论是白山上下黑水之滨的高跷秧歌锣鼓喧天,还是长江两岸鱼米之乡的龙狮竟舞;从白天的鞭炮巨响,到夜晚的篝火通明,似乎要把积蓄了一年的兴奋都在这同一天释放出来。那震耳的鞭炮声撕裂夜空的宁静;那大红大绿的盛装将人们心底的欢乐点燃。春节是一年中过得最痛快,最兴奋的节日。人们可以从大年三十闹到十五。为什么呢?因为春节预示着一岁将尽,一岁又来;预示着来年的五谷丰登;预示着树木增添了新的年轮;预示着鸟儿将换上新的绒羽;……预示着花草即将吐绿这一切预示着大地将要为人间孕育五谷了。中国毕竟是个农业大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几十万年的中国人,无时无刻不“”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也许上古之时蒙昧初开,真有一个叫 年 的怪兽来祸害百姓;抑或是出于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吧;总之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人们期盼着,又期盼着;终于在这个节日里,所有旧的陈腐的一切都将过去,迎来的,是万象更新。王安石不是说“吗: 千家万户童(加日字旁)童(加日字旁)”日,把新桃换旧符。“”在过去,我国没有公元纪年,历法采纳阴阳合历。人们把大年初一这一天称作 元旦 。至于公元纪年,那是 1949“”“年以后的事了。《说文解字》中载 元,始也 , 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 。“”“”元 、 旦 两个字合在一起意思是:一年之始,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来。因此这一天也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吃年糕然后是拜年贺岁、走亲串友、赶庙会。文人们还要用红纸写“”“”四句吉利话,被称为 元日书红 或 新春试笔 ,过节内容应有尽有,到处是一片恭贺新春的口彩声。“北京俗语说 新春来到,糖瓜祭灶,丫头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副新裹脚 ,自然充满了天伦之乐。尽管时代不同了,过年的风俗习惯很多都改变了;人们过年不再是为了每年一次的物质享受;并且可以用呼机手机拜年;可以围着电视机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