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范仲淹墓心得体会范文 3 篇在阳光明媚的春天,我游览了位于伊川县境内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范仲淹墓。这位北宋伟人的精神令我震撼,这次游览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周日,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向彭婆镇许营村驶去。范仲淹墓位于今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北约半公里处,距县城 17 公里,离洛阳 25 公里,北依万安山,南面曲河水,东临九龙山,西望龙门山,嵩山少林位其左,伊河之水出其右,山重水复,气聚风藏,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当车刚驶出彭婆镇许营村时,一眼便能望见万安山下一片茂密的柏树林。车在范园前的广场停下。广场上有一坐高大的范仲淹雕像,雕像中的范文正公身着官服,遥望着远方,有着无尽的威严。雕像底座上刻着: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到参知政事。雕像的旁边,立着范园为国家级保护文物的碑。墓地分前后两域,总面积约 35 亩。我们先游览了前域,里面有一间青砖青瓦铺成的山门,还有石坊、石翁仲、石羊、石马等数件。墓中共葬四子一侄八孙六曾孙,二曾孙媳等二十四墓。范氏祠堂也在前域,一旁的飨堂内悬蓝底红字匾以道自任,为192024 年光绪皇帝由西安返京路过洛阳时所题。祠堂前有几通高大石碑,护有青砖碑楼,其中两侧范文正公神道碑的碑额为宋仁宗亲书的褒贤之碑四字,碑文为隶书,由宋代名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范氏好友王洙书丹。祠堂后有范仲淹墓、仲淹母秦国太夫人墓及仲淹长子纯佑墓。后域前部为仲淹次子纯仁墓,其后有三子纯礼、四子纯粹墓及孙辈墓。再后十余米,另有唐代尚书裴遵庆墓。一般墓葬排列顺序,多为父后子前孙更前。范墓则为仲淹墓最前,长子紧随,次子、孙辈远远在后,故俗称为扯儿背孙,较为独特。墓园的七八通石碑是保存较为完整的艺术珍品,其中尤以神道碑最为宝贵。神道碑位于范仲淹墓冢前面 20 米处的祠堂西侧,全称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碑文记载了范仲淹一生的事迹。我刚走近前,立即感觉一股逼人的气概扑面而来,碑高 4 米有余,宽近 1.5 米,比我们平常看到的石碑高大许多。碑额正中是宋仁宗皇帝亲撰的褒贤之碑四个字,据史书记载,当年宋仁宗听说范仲淹病逝的消息后,非常难过,命令辍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追封范仲淹为兵部尚书,为神道碑题额。神道碑的碑文由欧阳修撰写,据后人评价,文章叙事精简,词语精练,过渡自然,详略得当。描写之生动、评论之中肯、说明之详尽、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