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工作生活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读书工作生活——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非常感谢机关团委能够提供这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人生如书,书伴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书籍,对待读书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嗜书如命,有的人读书为消遣,愉悦精“”神。宋代诗人黄庭坚认为 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现代文人林语堂则认“”为 如想真正得到享受,读书必须出于完全自动。 因此,每个人对读书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借此机会,就我个人的一点读书心得,向大家作个简单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判指正。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工作、生活》。可能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触,现在的社会,面临着竞争、就业、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压力,焦虑、不安、彷徨像影子一样始终围绕在现代人的身边。如何在这个全面加速度的社会里,合理释放压力,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认为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可以让自己浮燥的心灵得到一次彻底地放松。古人云:开卷有益。英国学者科利尔曾说:书籍,在青年时代是引路人,成人之后就是娱乐。这句话,可以说将书籍的两重身份说的十分透彻,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果实,每一本好书都是我们良师益友,它不但可以给人以愉悦,还能给人以启发,让人受益良多。因此,我们应该把读书当作是人生的一种乐趣,欢乐工作,欢乐生活。时下,很流行测算幸福指数(或欢乐指数)。所谓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进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从《论语心得》我们可以感受到:幸福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心体验,是一种感悟。你幸福,你欢乐吗?谁都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可要仔细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时,人们对欢乐的理解却各有不同。有的人认为升了职,做生意赚了钱,买了房,买了车,就欢乐了;有的人则认为这世界变化太快,生活节奏,整天忙于生计,没有时间享受欢乐,认为只有今后赚了钱或达到某一个成功的目标后,自然就会很欢乐了。这些理解,就是认为只有那些有钱人或成功人士,才是幸福欢乐的。但据有关方面调查,财宝和幸福没有太大关系,经济更为发达的北京、上海的居民,其幸福感比杭州、成都的居民要低。于丹也总结到: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欢乐的生活,而幸福欢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因此,一个富翁不一定就会比一个擦皮鞋的幸福指数高。可能有些人会说,如今日天忙得团团转,哪有时间读书呢?想想,似乎确实这样,但人们都在忙些什么?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