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讨论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车辆工程专业传统式实践教学的现状,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从创新实践教学项目、模块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合理配置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开放实验室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对满足人才培育的需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仍需不断改革与创新以求获得更好的效果。【关键词】车辆工程、实践教学、分析讨论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进展,使得社会对汽车及相关专业复合型的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致使各高校培育的专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汽车及相关产业人才的需求。为适应当今汽车行业进展的需求,紧跟汽车技术不断进展的形势,各高等院校应加大对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力度的讨论与投入,围绕特定专业人才的培育目标,结合自己学校的特色,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强化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培育出更多新世纪创新型、实践型的汽车专业技术人才,来满足汽车工业进展的需求。一、车辆工程专业传统式实践教学现状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选课制、学分制的推行,其传统式实践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培育车辆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其弊端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不能运用到实际操作训练当中车辆工程专业广泛涉及到机械工程、电子技术、力学等学科,主干课程有: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等,是一门多种高新技术综合的学科。其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理论性比较强,某些基本概念、结构、原理需要学生理解记忆才能灵活运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难学易忘、厌学心理普遍存在。新颖的实验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可是由于实验时间、实验室空间、实验仪器设备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新的实验项目开发不足、实验内容单一、相当多课程实验是演示或验证实验,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设置很少,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无法融会贯穿到实际操作训练当中。当进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育的实训教学阶段时,专业理论知识遗忘甚多、缺乏思路、不知所措、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主观能动性出现了差异,学习仍处在被动盲目状态,实际动手操作往往仅仅限于模仿性的操作,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的培育,无法触类旁通形成系统技能。(二)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影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育新颖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恰当的实践教学方法,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是保证良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