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增的竞争程度对市场机制及效率分析的冲击摘要:在完全竞争、实力竞争、实力竞争与非实力竞争并用这三种市场中,竞争程度是明显按层次递增的,从无竞争到有实力竞争再到实力竞争与非实力竞争并用。竞争程度对市场机制和效率分析有深刻的影响,无竞争和非实力竞争都不能得到健全的市场机制,但或可构建效率分析模型,只有实力竞争才能得到健全的市场机制。这其中暴露了经济学的模型技术的弱点,它无法构建接近现实的经济模型。关键词:竞争程度;完全竞争;实力竞争;非实力竞争;配置效率;市场机制;效率分析模型一、引言自从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以来,经济学一直把市场经济作为主要讨论对象。当经济学把资源配置效率作为经济运行追求的目标后,市场经济中的竞争遭到了排斥,号称竞争的极端形式的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竞争变得有名无实。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市场的分析也只有均衡没有竞争。以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本文试图恢复竞争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中。在市场的竞争与效率中,原来可以肯定存在的是竞争,因为它蕴含在市场制度中,即市场给予主体的自由和权力,如的定价权自然产生之间的价格竞争,而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均衡和效率并不是必定的,数量庞大的买者和卖者协调好了才可以得到均衡和效率,协调不好则是非均衡、无效率。但是,居于主流经济学核心地位的一般均衡理论本末倒置,为了肯定得到均衡和效率,在其模型假定中排除了竞争。本文比较了在理论上设定的三种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即无竞争的完全竞争市场、实力竞争的市场、实力竞争与非实力竞争并用的市场(国际市场),进而分析了它们对市场机制和效率分析的影响。后两种市场也是理论上设定的,但由于我们假定其存在实力型的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它们已经不能像一般均衡模型那样进行严格的逻辑演绎了,也不能使用新古典理论的那些分析工具了,也就是说,不能模型化了。因此,这两种市场不妨设计的尽量接近现实。经济学对这三种市场单独分析很多,尤其是完全竞争市场和实力竞争与非实力竞争并用的国际市场。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就是所谓的一般均衡理论。对它的优势和缺陷品评颇多,也有对此进行的现实化改进,如引入垄断、垄断竞争、寡头等市场结构。奥地利学派对市场经济的分析属于本文的实力竞争市场。新古典贸易理论对国际市场的分析是在对国内经济资源有效配置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假如说一般均衡理论偏离现实的话,那么,与新古典贸易理论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