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公开课大班社会科学《白露》•课程介绍与目标•白露节气特点与习俗•植物与白露节气关系探究•动物与白露节气关系探究•人类活动与白露节气关系思考•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contents目录01课程介绍与目标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白露时节,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水珠,故名“白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露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与农事活动、饮食习俗等密切相关。白露节气概述了解白露节气的含义、特点及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能够观察、描述和解释白露节气的自然现象和变化。培养幼儿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畏之情。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时间90分钟课程流程导入(5分钟)→知识讲解(20分钟)→观察实践(30分钟)→分享交流(15分钟)→总结回顾(10分钟)课程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了解白露节气的含义和特点;难点是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的变化。课程安排与时间02白露节气特点与习俗白露节气标志着天气由热转凉,早晚温差逐渐加大,人们能够明显感受到凉爽的秋意。白露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降水明显减少,气候相对干燥,容易出现秋旱。白露节气的气候特点降水减少,气候干燥天气转凉,温差加大白露节气的物候现象鸿雁来白露节气后,鸿雁开始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玄鸟归玄鸟即燕子,也开始向南迁徙,准备过冬。群鸟养羞各种鸟类开始贮存食物,以备冬季之需。03喝白露茶、白露米酒白露茶和白露米酒都是白露时节的特色饮品,人们认为它们具有清热解暑、润肺生津的功效。01吃龙眼白露时节,龙眼成熟,人们认为吃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02祭禹王白露时节也是太湖地区祭禹王的日子,人们祈求禹王保佑太湖地区风调雨顺。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03植物与白露节气关系探究123白露节气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这种温度变化对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理机能产生影响。温度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日照时间逐渐缩短,光照强度减弱,植物需要适应这种光照变化,调整光合作用和生长策略。光照减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的植物对白露节气的适应性不同,一些植物能够通过调整生长周期、增加抗逆性等方式来适应节气变化。植物对白露节气的适应性表现植物生长与白露节气关系花卉的种植与养护白露节气适宜种植一些秋季花卉,如菊花、桂花等,同时需要注意花卉的养护和病虫害防治。果树的修剪与施肥在白露节气,果树进入生长后期,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施肥,以促进果实成熟和提高产量。秋季作物的生长与成熟白露节气是秋季作物的关键生长期,如稻谷、玉米等作物在这个时期逐渐成熟,需要做好田间管理和收获准备。植物种类与白露节气适应性白露节气是病虫害的高发期,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在白露节气,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有所变化,需要合理施肥和浇水,避免过度或不足对植物造成伤害。通过适当的锻炼和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可以帮助植物更好地适应白露节气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例如,可以采取适当的锻炼措施,如逐步降低温度、增加光照强度等,来增强植物的耐寒性和抗旱性。同时,也可以通过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或进行合理的栽培管理来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病虫害防治合理施肥与浇水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植物保护在白露节气中的重要性04动物与白露节气关系探究白露时节,昆虫感知到气温变化,开始频繁鸣叫,如蟋蟀、蝉等。昆虫鸣叫随着天气转凉,一些动物开始储备食物,如松鼠埋藏坚果,蚂蚁搬运食物等。动物觅食行为部分动物开始减少活动范围,寻找更温暖的栖息地,如蛇类、蜥蜴等。动物活动范围变化动物行为与白露节气关系白露时节,部分鸟类开始南迁,如燕子、大雁等,以躲避寒冷气候。鸟类迁徙一些昆虫也开始寻找更适宜的生活环境,如蝴蝶、蜜蜂等。昆虫迁徙部分水生动物在白露时节开始洄游,如鲑鱼、鳗鱼等。水生动物洄游动物迁徙与白露节气影响水域变化水温逐渐降低,水生动物的栖息地环境发生变化。植被变化随着气温下降,树叶开始变色、掉落,影响动物栖息地的植被环境。食物链变化部分植物果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