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辛亥革命产生的原因【摘要】二十世纪初,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布退位,标示着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帝制覆灭了,其覆灭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其根本原因,是封建帝制已经不适合当时中国的进展,其导火线便是中国辛亥革命的产生。本文从全国和重庆地区两种角度去分析重庆辛亥革命产生的原因,深化思考了重庆辛亥革命与全国辛亥革命的共性以及它所独有的特性,进而得出重庆辛亥革命产生的原因。【关键词】辛亥革命;同盟会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运动,它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虽然由于种种时代条件的局限,辛亥革命并未能完成它所有的革命目标[1],它没有把中国带进民主共和国时期,但依旧有着它的进步意义。而重庆作为中国的西南地区一个十分重要的城市,重庆辛亥革命的爆发有着它自己独特的一面。首先,重庆地区的辛亥革命有着和全国的辛亥革命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共性。第一,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全国范围进行了大量努力,不但从思想上也从组织上、经济上和军事上在各省都有一定的影响。从思想上看,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文化和技术大量进入中国,民众的思想有了极大的改观。期初同盟会在进行革命运动的时候,大多民众都持否定的态度,但在辛亥革命开展前,除了少数民众之外,大多数人都接受了革命的思想,怀有同情的态度,甚至有许多人加入同盟会成为革命党人的一部分。特别是一部分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假如要富强起来,就必须首先变清政府的统治为民主共和国。而重庆在革命的认识甚至走到了全国的前面,出现了邹容、章炳麟这样革命先行者。他们积极鼓舞人民站起来参加到革命中去,推翻腐朽的封建政体,建立一个崭新的民主共和国。从组织上,同盟会培育了大量的革命人才,并让他们深化到全国各地开展革命宣传,对革命的进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孙中山主持制定的同盟会章程中规定,同盟会东京支部下分设 9 个支部,其中国内设东西南北中 5 个支部,以重庆为东方支部所在地[2]。同盟会因在川东地区成立有重庆支部,直接领导川东的革命力量进展。从经济上,马关条约签订以来,大量外國资本进入中国,一方面对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一方面又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有了极大的进展。从 1872 年到 1900 年,民族资本经营的近代工矿企业总共只有 166 家,资本 5000 余万元,而 1901-1911 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企业就有 350 余家,资本一亿多元。[3]从军事上,革命党人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