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重构人才梯队中医传承青黄不接

重构人才梯队中医传承青黄不接_第1页
1/8
重构人才梯队中医传承青黄不接_第2页
2/8
重构人才梯队中医传承青黄不接_第3页
3/8
重构人才梯队中医传承青黄不接陈氏太极正骨第四代传人陈启锋向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医骨伤临床医生,毕业于一家正牌中医大学,全班 25 个人中只有他一人还在从事中医事业。关于为什么只有他没转行当西医的原因,是因为的眼睛不太好。对于中医人才的残酷现实,御源堂负责人徐文波也深有感触。在参加某中医大学的校园招聘会时,徐文波发现,他们是惟一一家到来的诊所,周边都是药厂、医疗器械公司等等。御源堂自然也就成了整个招聘会上最受学生欢迎的一家。中医医院岗位吃紧,学了中医的学生们,被迫刚出校门就要选择成为医药代表或者其他职业。“中医学院每年培育那么多学生,都去做药代(医药代表)了,没几个去做临床医生的,这是一件很悲伤的事。”徐文波向我们感慨道。这是整个中医行业所面临的尴尬。近年来,一方面中医教育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中医人才却在不断萎缩,中医医院不姓“中”,中医人不姓“中”,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忧虑。在中医的传承链条上,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都出现了问题。这与社会大背景不无关系。近百年来,随着西学东渐,西医逐渐主导了中国医疗市场。从民国时期的《废止旧医案》、《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到 20 世纪初期的消灭中医言论,中医和中医学一直处于被审视、被验证、被质疑、被改造的地位。甚至一度面临“活着,还是死去”,这种哈姆雷特式的问题。薪酬待遇,以及社会地位的“直降”,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同意涉足中医领域,甚至就连从业者也出现“大逃离”的现象。而这种动荡,以及社会的普遍“轻视”,直接导致了中医行业人才的衰落。就在“消灭中医”的言论甚嚣尘上的时候,2024 年,《南方周末》曾发表文章称:“民国初年,中国有中医 80 万人,1949 年 50 万,现在只有 27 万人。而据对一些地区和县级中医院的调研估量,其中只有 10%的中医开汤药处方。换句话说,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 3 万人。而中国著名中医人数,已经从上世纪 80 年代的 5000 余名,骤减至不足 500名”。中医最宝贵的资产就是人,没有人,中医就“虚”了。近年来,社会大众对中医的态度有所回升,各行业的人才以及资金也开始流入,对于中医行业而言,或将是一个契机。“像梁冬在传媒领域很有经验,还有的人是擅长管理的、擅长 IT 的……”徐文波认为,应该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大家一起合作把中医做好。对于这些有志于弘扬并传承中医的从业者,以及社会人士而言,前路并不轻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重构人才梯队中医传承青黄不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