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城中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泾川县教育局文件泾教发【2018】50 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我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学校决定本着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以“参与社会实践 增强成人意识”为主题,组织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力求重点突出、讲求实效、争创佳绩。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每学期不少于 30 课时,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了《问城中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意义 (一)、指导思想 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问题,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二)、活动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提高素质能力。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课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段福亨 副组长:杜斌文 杜红军 马明诗 高永飞组员:冯丽丽 张明霞活动负责人:各班主任三、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及注意事项(一)、组织形式 学生一般以个人分散活动或由 5-10 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活动,也可以是青年志愿者小分队组织活动。 (二)、注意事项 1、就近就便。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学生家庭所在的城乡社区或者本村范围内开展活动。团队规模要适中,不开展跨区的活动。同一社区、同一乡村的学生应在当地团组织的统一指导下开展上述活动和其它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2、在生活中提炼。 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在兴趣中选择。 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科普书籍资料,从图书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5、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 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