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2 页编号:时间:2021 年 x 月 x 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 1 页 共 12 页内容提要: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至 90 年代初,学界普遍关注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但是进入 90 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持续高增长,而日本经济却在 90 年代停滞不前。作者认为,是温特制使美国公司扭转了对日本的竞争劣势,并最终创造出了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近 130 个月繁荣的奇迹。温特制与美国创新能力突出、人才储备强大、金融市场灵活、消费者偏好新产品等优势结合起来,以高新科技为基础,塑造了一大批新兴企业,使得美国公司在 1990 年代国际竞争力列世界前茅。温特制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它使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 关键词:美国经济/20 世纪 90 年代/新经济/温特制/企业重组/经济全球化 20 世纪 70-80 年代,国际经济学界普遍关心美国的经济实力地位相对下降、日本经济实力相对上升,甚至提出 21 世纪为“日本世纪”的问题。然而,美国经济在 1990 年代中后期出现了高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即所谓新经济的良好表现,相反日本经济在整个 1990 年代的停滞不前,打破了经济学家的预测。进入 21 世纪后,美国经济又进入了一个调整期。这是一个周期性的现象还是一个结构性的转折点?国际经济学界对此有诸多争议。本文主要探讨 1990 年代美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温特制,从微观基础解释美国企业和经济恢复活力的原因,以及在这种微观基础之上引起的全球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重组。 一 从福特制到丰田制 第二次产业革命建立了现代大工业,此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实行了福特制生产模式(方式),将世界经济推向了新的增长阶段。福特模式的运行主要建立在三个原则的基础上:首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绝对明确:设计人员负责设计,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工人只需要完成简单动作;其次,利用泰罗制,将流水线上的分工专业化到最细微的地步,保证每个工人都可以最简单的方法完成;第三,寻找最佳的生产模式,无论在设计生产、管理上都需要寻找最佳的模式,达到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的目的。福特制的生产方式,大大促进了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的标准化,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工业制成品的大规模生产和群众式消费提供了基础。 福特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国扩散到欧洲和日本。1960 年代,以丰田公司为首的日本制造业根据日本的文化传统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