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綱要1. 亞洲的位置與環境。2. 亞洲季風氣候區與乾燥氣候區。3. 亞洲三個不同的文化區。4. 亞洲鄉村與都市化過程。第五章 亞洲概述 全球的大陸中,歐 亞大陸原來就是一個完整且最大的陸塊,面積約為 5,474萬平方公里,若以全球七大洲來看,亞洲則居第一,面積約 4,449 萬平方公里,約佔全球陸地面積的 1/3 。 亞洲不僅面積廣大,居住在亞洲大陸上的人口也最多,佔全球總人口的60% ,有最高大的山脈、最廣闊的平原、最大最多的半島、最綿長的島鏈,不愧為「世界上最大的大陸」。大陸大洋伊斯蘭東亞東南亞印度大陸歐洲半島區島弧區平原區季風寒帶高地乾燥游牧綠洲農業稻作人口稠密太平洋印度洋北極海內流水系伊斯蘭印度佛教依存生活困苦高原盆地板塊碰撞火山地震第一節 最大的大陸◎地形複雜-山脈是文化間的阻隔 1. 西南亞高山、高原、盆地區 2. 北亞的西伯利亞區 3. 東亞、南亞沖積平原區 4. 東亞島弧區1. 西南亞高山、高原、盆地區 屬新褶曲山地,構成亞洲地勢最高的一個地形區,亦為亞洲南、北之間往來的障礙。2. 北亞的西伯利亞區 屬結晶性古老陸塊,本區多金屬礦,地勢相對平坦,唯東部和南部有新褶曲山地。3. 東亞、南亞沖積平原區 自山上沖刷而下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堆積形成沖積平原,在入海處形成三角洲,成為人口聚集區。4. 東亞島弧區Ⅰ 太平洋板塊在亞洲東側邊緣撞及歐亞大陸板塊,而形成新褶曲山脈,形成一連串的「島鏈」。地形高峻,河短流急,山多平原少。東亞島弧帶4. 東亞島弧區Ⅱ 該區由於是板塊接觸的不穩定地帶,集中了全球 60% 的活火山,一般稱為火環或「環太平洋地震帶」。4. 東亞島弧區Ⅲ 東亞島弧的世界地位隨著歷史時代而變化。在歐洲海上殖民時代,東亞島弧成為西方入侵亞洲大陸的跳板,也是亞洲吸收西方文化的前哨,日本、香港與臺灣的重要性都因此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提升。第二節 多樣的氣候◎ 季風氣候與乾燥氣候為主 亞洲的氣候環境相當複雜,溼潤、乾燥、熱帶、寒帶、高地氣候都有(圖 5-3 ),也因此造成人口分布極不平均。◎ 季風氣候與乾燥氣候為主 大部分人口集中於東亞和南亞兩地的平原上,因為這兩地具有全亞洲最優越的天然條件。季風氣候 亞洲東側濱臨太平洋,南側濱臨印度洋,大範圍海陸性質差異,造成冬夏風向相反、明顯的乾溼季節差異是本區的特色。 冬季受到乾冷氣流的影響,是為乾季。夏季可由海上帶來大洋的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