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音乐史》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刘茹中国音乐史是音乐大专班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中国音乐文化史为学科对象,其交叉学科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多重学科。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使学生概要了解中国音乐丈化发展的脉络。2、使学生基本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生成土壤,能对重大的音乐事象作简要的解释。3、培养学生在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时所必备的音乐史学常识。4、培养学生价值相对论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教学原则及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2.掌握《中国音乐史》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和基本发展脉络,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思想。3.密切联系实际,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艺术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艺术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方式1.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结合音乐史料文献、文物、音响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多种相关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力求以音、像、图、书、谱、表等多种形式,全面介绍音乐史料的特点及其音乐艺术内涵。2.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讲授进度,适当开展实地教学与社会实践。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堂课时数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专题研究活动以及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开课时间在四年级整学期,周课时两节,共计 72 学时。六、考试形式:21.平时成绩占 20%,考勤占 10%,期中成绩占 10%,期末卷面成绩占 60%。2.考试为闭卷考,以百分制记分。考题包括填空、判断、改错、简答、选择和论述等类型。主要内容、章次第一学期(36 学时)第一编中国古代音乐(约 8000 年前——公元 1911 年)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4 课时)(约 8000 年前——公元前 11 世纪)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音乐的起源第三节古歌与古乐舞第四节古乐器第五节音阶的形成作品欣赏:1.埙曲《哀郢》第二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4 课时)(公元前 11 世纪——公元前 221 年)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西周的礼乐和音乐教育第三节乐舞与歌唱、歌唱理论第四节乐器与器乐的发展第五节古乐理、乐律学观念的形成第六节音乐思想作品欣赏:1.琴曲《流水》第三章秦、汉时期(6 课时)(公元前 221 年——公元 220)第一节概述3第二节乐府第三节鼓吹第四节相和歌第五节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