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方案为进一步深化全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破解医改难题,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根据《X 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X 政发〔X〕17 号)、《X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X 政发〔X〕26号)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方案。一、基本思路以推进健康 X 建设为引领,围绕一个目标(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坚持两个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补短板、兜底线、强基层,加快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坚持目标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动积极性,提高群众和医务人员的获得感),突出三项创新(体制创新着眼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机制创新着重破除逐利性、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创新着力提高公平效率),强化四个联动(三医联动、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区域联动),攻克五个难点(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理顺医保管理体制、改革药品招采方式、建立综合投入补偿机制、改革人事薪酬制度),统筹六大领域改革(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公共卫生、综合监管、支撑保障),全区同步实施、分阶段推进,加快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二、主要任务(一)推进区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区级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突出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1. 合理配置区级公立医院资源(1)明确功能定位。区级公立医院是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纽带,是政府向区域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承担区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危急重症患者救治和疑难病症的初诊、转诊,适宜医疗技术推广应用,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以及部分公共卫生服务、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等工作。(2)制定发展规划。依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按照“盘活存量、控制增量、优化结构、动态管理”的原则,以现有医疗资源为基础,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含非公立医院),重点办好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区医院)、区中医医院(以下简称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区妇保院)。区医院 X 年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加快区中医院和区妇保院建设进度,力争 X 年底全部投入使用。重点完善区域急救服务体系和发热门诊、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