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集锦2008 年河南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6—19 题。(共 10 分)(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廩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廩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节选自《吕氏春秋》)注:①廩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 分)(1)是亦不可以已乎?2)此之谓失其本心。18.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19.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2 分)答案:16.(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1 分)(2)感激(1 分)17.(1)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2 分)(2)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2 分)(共 4 分)18.对比论证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2 分)1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2008 年莆田市阅读下文,完成 5-7 题。(12 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