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曾是“别人家的孩子”1、谢弘微:深中夙敏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 I 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注释:1、从叔:堂叔。2、嗣:继承人。3、内讳:指母亲、祖母等的名讳。4、以字行:仅称呼此人的“字”代名。5、端审:端庄谨慎。6、时然后言: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7、知人: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8、异之:认为他与众不同。异,意动用法,认为非同一般。9、深中夙敏:深,非常;中,符合;夙敏,早慧。非常符合早慧孩子的特点。10、佳器:有用的人才;指才行出众的人。翻译: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父亲叫谢思,任武昌太守。堂叔谢峻是司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谢峻无子,就以谢弘微为继子,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继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名。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但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説话,他继父的弟弟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谢混对谢思説:“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该满足了。”2、来护儿:幼儿卓荦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儿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注释:1、未识:不记事。2、孤: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3、世母:伯母。4、提携:照顾。5、鞠养:抚养。6、慈训:母或父的教诲。7、卓荦:卓越,突出。8、会:应当,一定。9、壮其志:认为他志向远大。壮:意动用法10、秀出:美好特出。11、英远:才能出众。翻译:来护儿,字崇善,不记事时便成了孤儿,后被伯母吴氏抚养。吴氏对他关怀教育,给予他许多慈母般的教诲。他从小特别聪明,初次读《诗》,便放下书感叹地说:“大丈夫在世,一定要为国家消灭贼寇来求取功名。”周围的人对他的话感到惊奇,并感叹他志向的远大。长大以后,他的雄才大略超群,志向气量非常人所及。3、赵熹:少有节操赵熹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熹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 I兵结客 | ,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熹以因疾报杀,日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注释:1、节操:指人的气节、操行、正义感。2、从兄:堂兄。“从”表示堂房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