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T3 新航站楼一、工程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3 号航站楼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国际航空港,工程总投资 250 亿元,是国家重点工程,同时也是 2008 奥运会最重要的配套工程,其规模宏大、举世瞩目。T3 航站楼分为 T3A、T3B 和 T3C 三部分,其中 T3B 工程主楼建筑面积约38.7 万 m2,平面布置呈“Y”字形,为大面积、大跨度抽空三角锥钢网壳结构,屋面为双曲面外形,呈飞行体状。南北方向长约 958m,东西方向宽约 775m,其投影面积约为 11 万川,屋顶顶标为 42m。3 号航站楼南北两座建筑(T3C 和 T3E)由于距离过长,两座楼之间会建造旅客捷运系统以方便乘客。旅客捷运系统(APM)是一套无人驾驶的全自动旅客运输系统。捷运系统采用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轨旁和中控传递信号控制车辆的运行。行车路线单程长 2080 米。分别设置在 T3C、T3D、T3E 共有 3 个车站。3 号航站楼行李系统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自动分拣和高速传输系统,行李处理系统由出港、中转、进港行李处理系统和行李空筐回送系统、早交行李存储系统组成,覆盖了 T3C、T3E 及连接 T3C 与 T3E 行李隧道的相应区域,占地面积约 12 万平方米,系统总长度约 70 公里。航空公司只要将行李运到分拣口,系统只需要 4.5 分钟就可以将这些行李传送到行李提取转盘,大大减少旅客等待提取行李的时间。交通中心(GTC)位于 3 号航站楼前,地下有两层总面积为 30 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停车 7000 辆。旅客从停车场下车后,乘坐电梯可直达候机楼内。在交通中心的地面上,是轻轨交通车站,建筑面积 4.5 万平方米,椭圆形玻璃壳体结构。旅客可从城内乘坐轻轨交通直到航站楼。东直门至首都机场的轻轨线路会分岔后分别达到 2 号和 3 号航站楼,3 号航站楼与原有 2 号航站楼之间也会建立轨道连接。第二机场高速路、机场南线高速路、机场北线高速路、机场轨道交通等场外配套工程的建设,为旅客来往首都机场提供了方便通道。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3 号航站楼投入使用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第三条跑道在 3 号楼投入使用之际完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三座航站楼,双塔台、三条跑道同时运营的机场,机场滑行道由原来的 71 条增加到 137 条,停机位由原来 164 个增为 314 个T3B 主屋面吊顶工程施工需搭设脚手架 10 万川,所用钢管构件约 1 万 t,搭设髙度随屋面曲线髙度变化而变化,核心区最大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