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陈训慈与文澜阁《四库全书》大迁徙

陈训慈与文澜阁《四库全书》大迁徙_第1页
1/6
陈训慈与文澜阁《四库全书》大迁徙_第2页
2/6
陈训慈与文澜阁《四库全书》大迁徙_第3页
3/6
陈训慈与文澜阁《四库全书》大迁徙说到陈训慈,也许大家比较陌生,但是提起其兄陈布雷——蒋介石的文胆,几乎是家喻户晓。抗战时期陈布雷的胞弟陈训慈全力保护文澜阁《四库全书》的故事鲜为人知,堪称奇迹。本文根据陈训慈日记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教育部档案还原这段历史。陈训慈(1901—1991),字叔谅,慈溪官桥村人。1924 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历史系,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译、中央大学史学系讲师、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1932 年起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文澜阁《四库全书》就藏于浙江省立图书馆孤山分馆的红楼。七七事变后,陈训慈深感文澜阁本《四库全书》留存于世的不易,出于对保护国家文化根脉的强烈责任心,毅然带着一帮书生,开始了一段匪夷所思的《四库全书》大迁徙……一迁富阳鱼山石马村(1937 年 8 月—1937 年 11 月)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上海到杭州一帶,时有日机轰炸。7 月末,陈训慈“恐阁书被炸,即命总务组赶制木箱,准备迁移”。他动员浙江图书馆的全体员工将文澜阁《四库全书》点装成 140 箱,接受员工夏定域的建议,于 8 月 4 日启运往杭州附近的富阳鱼山石马村赵坤良家老宅暂存。5日,抵达富阳鱼山。八一三淞沪会战打响后,日机频频空袭杭州城。10 月,轰炸更为激烈,轰炸之声鱼山依稀可闻。杭州城市民已四处逃难。陈训慈考虑到一旦杭州城失守,富阳不能幸免,阁书安全堪忧,决定再次转移。他亲自前往省政府要车,交涉两日,公路局徐局长虽答应但已无车可派。陈训慈没有办法,只好由浙江图书馆总务主任史美诚出面,向赵坤良和夏定域借了200 多块钱,雇工搬运书箱至江边,装船沿富春江溯流而上,运往建德。二迁建德松阳坞(1937 年 11 月—1938 年 1 月底)他们越桐庐,到达七里泷。七里泷这一段江面,水流湍急,船又重,水手只 2 人,无法逆流而上。随船押运的浙江图书馆职员毛春翔只能下船,只身搭乘军车,前往建德找陈训慈想办法。陈训慈四处碰壁,最后想到了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竺可桢是陈训慈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时的老师,两人有师生之谊。竺可桢深知《四库全书》的重量,即令浙大派出大卡车 1 辆,开往七里泷,分运 3 天,阁书终于全部运抵建德,搬入绪塘的方丽斋先生家中。但杭州城战事日益吃紧,陈训慈考虑到绪塘离公路太近,又另觅山乡,最终将阁书落脚在了建德北乡松阳坞。11 月 25 日,日军进一步逼近,浙江省政府迁至金华。陈训慈对《四库全书》留在建德放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陈训慈与文澜阁《四库全书》大迁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