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计划帮扶的协议范文书自然天气、天然草场依赖性大,产业结构单一,畜牧业生产力极端低下,“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仍难有所改变,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牧民增收的渠道有限,牧民生产、生活难以得到彻底的改变。畜牧业是我县经济进展的第二大支柱产业,20 某某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 2.7 亿元,占一产总产值的 60%以上,如何解决好畜牧业的进展,如何解决好这三分之一人口的生活问题,对全县经济社会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考验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是否彻底的一项重要依据。一、牧民定居工作实行的措施一是明确了清楚的进展思路。县委、县政府大胆提出“走出三条路子、实现两大跨越”的总体目标,这其中就有“实现畜牧业大县向畜牧业强县跨越”的要求。要实现畜牧业大县向畜牧业强县跨越,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改造传统畜牧业,摆脱“靠天养畜”的生产模式,走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畜牧业进展路子。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大力实施牧民定居,从根本上改变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不仅是事关民生,更是促进进展的重要举措。二是合理选址布局,科学规划建设。三是加强统一管理,加大项目整合力度,捆绑使用资金。牧民定居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行业,多个方面,为切实加快牧民定居步伐,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对土地资源、退牧还草、兴边富民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整合力度,加强管理,统一规划,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20 某某年,计划申请国家财政投入 1125 万元,地方财政投入 1860 万元,整合项目资金 1100 万元,牧民自筹 1973 万元,社会援助380 万元,总计投入牧民定居建设资金 6438 万元。四是加大扶持力度,加强产业的培育。要使牧民真正“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关键是定居牧民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对此,县委、政府出台了 31 条惠农优惠政策,对已定居牧民特别是新定居牧民在政策上、经济上给予大力扶持。结合定居区域的不同特点,积极引导进展产业,对适宜进展奶业的区域,每引进一头良种奶牛县财政补助 5000 元,并给予一定的贷款支持,以保证定居牧民有一定的规模,养殖良种奶牛,彻底改变其生产方式,来增加收入,对适合养獭兔、养殖禽类的区域,我们也给予相对应的优惠政策。通过积极抓“三户(示范户、标准户、专业户),办小区,建强区”等措施,有力的促进了畜牧业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进展,把牧民定居建设与进展专业户、专业村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