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教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程标准】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2、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教学要求】1、简述鸦片战争后以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2、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3、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基本史实。【知识梳理】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表现:1、鸦片战争前:(1)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2)鸦片战争前夕,自然经济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进展。2、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解体的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3、19 世纪 60 年代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二)解体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三)解体的影响: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的进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二、洋务运动1、背景:内忧外患。2、本质目的:维护清朝统治。3、代表人物:(1)中央:奕;(2)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4、主要内容:旗号活动成就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最早)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最大)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求富”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筹划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创办近代教育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等5、失败标志: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6、积极作用:(1)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育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进展。(2)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提倡下出现了,它们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