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育模式探讨摘要:通过地质学专业本科培育方案的对比讨论,总结地质学的专业培育模式,认为在地质学专业本科培育中应该:(1)强调数理化等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2)加强专业综合素养的培育;(3)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突出创新能力的培育;(4)设置入学及毕业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育中的弊端,认为培育高素养的地质人才,应加强“地质”元素的引入,以期提高企业认可度、扩大就业面。关键词:地质学;培育模式;对比讨论;石油院校一、前言人才培育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为满足多方面教育需求、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形成的人才培育活动的其中一种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1]。在高等理科人才培育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人才的基本业务素养和人才特征;全方位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完善符合时代进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推动教学、科研和生产一体化,探究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模式[2-4],始终将“培育什么样的人,怎么培育这样的人”作为高校办学的根本问题[5]。地质学是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并列的基础理学专业,其产生源于人类社会对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的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根据 21 世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展的需要,以“可持续进展”为主题的地球科学学科服务领域还在不断扩大,地质学专业的涵盖面也在横向、纵向上不断拓展延伸,地质学的讨论逐渐向超微尺度、四维空间深化,讨论手段几乎涉及所有学科领域的最新讨论成果,并形成一些新的边缘、交叉学科[6]。随着能源需求由常规向非常规的转变,地质学讨论领域及就业面的扩展,地球科学的理论进展和应用需求都给地球科学人才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培育高层次讨论型的优秀地学人才和创新人才,建立创新人才培育模式[7],是目前地质学专业本科培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国内 6 所知名高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育方案的对比,明确其课程体系设置上的差别,并根据主干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不同,提出了地质学专业本科培育模式的几点看法;最终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总结了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育的弊端及培育方向。二、国内高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育方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