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人才激励机制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步伐的加快,科教兴国战略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制高点,高校教育對人才的培育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下高校教育人才的管理工作很不到位,特别是教育人才激励机制构建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在于高校人才管理中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职教育人才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优秀教育人才流失率高。本文以完善现有高校教育人才激励机制为落脚点,提出各种激励手段来解决目前高校教育人才管理工作中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高校激励教育人才机制的可持续进展。关键词:高校教育;人才激励;激励机制一、高校教育人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高校均建立了相应的教育人才激励机制,其运转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高校现行的教育人才激励机制仍存在不少问题。(一)忽视学校的当地实情,照搬笼统的激励规章制度我国社会经济进展区域不协调性问题突出,有些经济不进展地区看到别的地方学校办学效果成绩显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校的激励机制建设,盲目更改本地的激励规章制度。致使本校教育人才的教学热情大减,挫伤了教育人才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导致不良的办学效果;高校对教育人才的管理,只是照章行事,不顾学校的实际情况,不管教育人才的现状与意愿,很久以前拟定的激励规章制度照行不误,导致学校教育人才工作倦怠、教学质量下降。(二)重激励的规章制度建设,轻激励机制的人文关怀很多高校现在高度重视本校激励机制的规章制度建设,希望约束机制以“铁腕手段”来管理教育人才,从根本上忽视了激励机制中的人文关怀,结果是监督约束机制的巨大投人并没达到所预期效果。学校应该为教育人才创设愉快的工作环境,如应有的教具设备和舒适的空间等,满足教育人才的合理需求,创设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与教育人才建立起一种互动相依的关系。(三)在薪酬分配激励方面缺乏公正,有失公平“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侧重于讨论工资酬劳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个体生产积极性的影响。目前高校的普遍情况是薪酬激励运用不尽合理,薪酬分配缺乏公平等现象普遍存在。由于高校在实际运用公平理论的过程中,教育人才的个人主观推断对此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人们总是倾向于过高估量自己的投入量,而过低估量自己所得到的酬劳,对别人的的投入量及所得酬劳的估量则与此相反。高校应该重视薪酬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