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讨论摘要: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重要实践部分,也是整个教学体系最终的成果体现与检验,校企合作是高职工业设计专业重要的人才培育模式。在此背景下我们对毕业设计课程进行讨论与探究,深化教学改革,基于企业项目实施过程,严格把控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过程、考核、展览以及毕业设计作品的法律规范化管理等方面,从而探究出适合校企合作模式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关键词:校企合作;工业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1 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设计行业蓬勃进展,其服务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由于行业对人才能力要求的提高以及知识结构需求的变化,必将导致工业设计课程教育内容的改革。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入职后不仅要求擅创意、会表现,还要理解结构,善用材料、工艺,并对环境能源及可持续进展等方面有一定的理解,具有独立完成设计全过程的能力。毕业设计正是锻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并最终独立完成作品能力的主要环节,其在设计实践类教学中地位尤其重要,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却是诸多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2 高职类院校艺术设计类毕业设计面临多方面的问题(1)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一方面高职院校面临的生源压力比较大,据统计报名参加 2024 年江苏高考的人数相较 6 年前,减少了 13.41万,如表 1 所示。生源减少与本科招生规模扩大对生源质量也造成一定影响,部分艺术设计类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对专业学习要求不高,只求获得毕业证书。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年轻老师多是普通高校毕业,缺乏高职教学经验,另外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毕业设计指导中必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指导质量自然有所下降。(3)教学环节较松散。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就业形势的压力,我校毕业设计环节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一些学生已经在企业实习,导致在毕业设计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必定不足,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从而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每位老师个人知识结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整体毕业设计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缺乏企业技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达到“通过毕业设计的完成熟练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教学目标”,即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的目的。(4)毕业设计考核存在问题。一是毕业答辩主要表现形式是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答辩过程时间不足 20 分钟,很难有效展示作品。二是答辩老师构成主要为高校老师,缺乏企业及市场的意见。最后毕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