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业务程序1.安全管理部制(修)订分公司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程序和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标准。2.各项目单位根据《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标准》(SAS-18-00-014)规定的密闭空间的许可范围以及分级原则,对本单位区域内的需要许可的密闭空间进行辨识,填写密闭空间辨识清单(详见表格编号SAZ12025-05A)。3.各项目单位根据《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标准》对辨识的需要许可的密闭空间进行评估,确定每个密闭空间的准许进入条件,建立密闭空间管理档案,并制订本单位进入作业人员的岗位规程。4.项目单位对需要许可的密闭空间在入口处设置警示标识,防止未获得许可人员进入。5.项目单位督促检测、修理协力供应商编制密闭空间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并组织审查;技改部督促技改协力供应商编制密闭空间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并组织审查。6.项目单位为作业者(含所在区域协力作业)提供有关的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告知密闭空间存在的危害以及控制、急救方法。7.项目单位为本单位进入密闭空间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及检测报警仪器。8.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审查通过后,项目单位、技改部分别督促检测、修理协力供应商、技改协力供应商填写的《密闭空间作业许可审批表》(详见表格编号 SAZ12025-05A)报项目单位。9.项目单位对检测、修理协力供应商、技改协力供应商的作业人员、系统隔离措施、检测数据、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及监测报警、通风、通讯、个人防护、应急救援等设备的准备情况对比该密闭空间准许进入条件进行验证,验证符合后签发审批表;涉及煤气的密闭空间作业在执行本程序的同时,还需执行分公司《煤气安全管理规定》(SAZ10006)的相关规定。《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标准》规定的一级密闭空间作业审批人为项目单位责任区域分厂厂长或车间主任,二级密闭空间作业审批人为项目单位责任区域作业长。10.项目单位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管。(1)一级密闭空间作业过程当中,项目单位应指派监护人员对作业全过程旁站监护,二级密闭空间作业项目单位应指派监护人员对关键作业节点进行监控。(2)发现检测数据超标、隔离通风措施失效、作业人员出现异常行为、密闭空间外出现威胁作业者安全和健康的险情、监护者不能安全有效地履行职责等禁止作业条件时,作业许可关闭,现场重新进行处理,符合初始作业许可条件经作业许可人签字确认后,方可继续作业。11.各相关业务单位对密闭空间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提出评价意见,由安全管理部汇总评价意见后,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