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煤矿为何频发大事故近几年,矿难已成为人们最紧绷神经的一部分,而发生矿难最多的恰恰就是小煤矿。9 月 8 日,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区新华四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又让人们的神经再一次紧绷,事故已经造成 54 人遇难25 人失踪,使人们不得不将视线再次聚焦到小煤矿的安全。数据显示,小煤矿占到中国矿井总数的 80%。由于生产条件差,安全保障能力低下,小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2025 年,小煤矿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 35%,而事故死亡人数高达 73%。全年小煤矿发生26 起重特大事故,占全国煤矿重特大事故的 68%。小煤矿被称为我国安全生产事故的“元凶”,成为各级政府的“心腹之患”。政府严惩事故的手段向来及时有效。“9 8”•事故当日,国家安监总局就将其定性为责任事故,其主要原因是矿主违法违规组织生产和当地政府监管不力。平顶山市委常委也于事故当日就拿出了初步处理意见:2 名政府官员被建议免职,3 名驻矿人员被检察机关依法追究,3 名矿级领导被依法刑事拘留,显示了政府治理小煤矿的信心和下定决心。纵观近几年以来小煤矿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竟然惊人的相似,都是小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的“两个主体责任”没有落实到位,从而导致了一起起骇人听闻的重特大安全事故相继发生。从客观方面看,小煤矿事故频发的深层次原因是“利”字在作怪。近几年以来,全国煤炭市场看好,煤价稳中有升,巨额的利润使矿主人性扭曲,产生了重生产、轻安全,重金钱、轻投入的短期行为。为了追求暴利而放弃对生命的尊重,在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开采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违规开采、超能力生产;从主观方面看,也存在着利益当先、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浓厚、官煤勾结、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因素。以上原因决定了小煤矿重特大事故的频发绝非偶然。针对以上原因,不少专家人士曾提出很好的办法,比如制订更为严格的制度,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惩治力度,增加事故赔偿额,严惩官煤勾结等。应该说,这些办法都具备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让矿主主动舍弃金钱的利诱来搞安全是不现实的,一味的靠政策干预让小煤矿“被动”安全也是不科学的。从根本上说,这都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什么是“根治”小煤矿事故的“最终”方案?国家煤监局局长赵铁锤早在 2025 年就为其开出了“药方”:小煤矿的进展要从关闭不符合安全标准矿井,向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政策关闭、资源整合、大矿托管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