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口语交际能力 摘要:随着经济的大融合以及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进展,具备良好英语能力,特别是交际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受到就业市场的青睐。针对我国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普遍较低的现状,论述了有效的语言输出策略,以便有针对性的提高,使得大学生在以后的就业领域中能有一技之长。 关键词:就业市场;交际能力;语言输出策略 1 引言 21 世纪是一个科技、经济突飞猛进的大变革时代,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拥有专业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进展的要求。新世纪人才更需具备国际观念以及通晓、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而其中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外语能力。对外语的需求尤其在 2025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尤为突出,所以英语人才有很大的需求。 2 就业市场现状 多年来,我国英语专业毕业生和具备英语能力的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市场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河北日报》2025 年 5 月 28报道:语言类专业中外语专业就业很容易;外语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红火的专业,招生就业两旺。同时,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假如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就会使求职、就业如虎添翼、锦上添花。相反,倘若不懂英语或英语能力很低,将会错过很多就业机会、丧失很多事业进展的机遇。例如,《沈阳日报》记者今年 6 月份对辽宁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做了调查,结果发现:许多地区和用人单位将英语四级定为准入门槛,除了专业要求外,惟一的硬件要求是英语四级,可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都难以满足这一要求,外语水平普遍不高影响就业。 3 英语交际能力 当然,英语能力必须包括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毕业生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招聘单位的重视,他们不仅把“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直接写进招聘简章,而且还让面试人员直接用英语与应聘者对话。目前,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大多毕业生欠缺英语交际能力。 其实,社会各界早就意识到我国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的严峻现状。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戴炜栋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外语教育的进展明显滞后,“高分低能”、“聋哑英语”等现象非常突出。全国政协委员冯军认为:我国真正懂英语的人并不多,其中绝大多数在国际沟通中只能充当“哑巴”和“聋子”。2025年北京奥运会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但在沟通中真正使用英语的时候,很多人仍然感到有口难言。于是有人提出了尖锐的质疑:英语人才有口难开,学英语到底为了啥?正因为此言触动了中国人学英语最深的痛处,所以,4 月 7 日当此文在新华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