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_第1页
1/9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_第2页
2/9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_第3页
3/9
一.注明下列文献的作者及年代1.5.《典论•论文》(魏•曹丕)《与元九书》(唐•白居易)2.6.《文选序》(梁•萧统)《送孟东野序》(唐•韩愈)3.7.《戏为六绝句》(唐•杜甫)《诗品序》(梁•钟嵘)11.《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唐•陈子昂)12.《汉书•艺文志》(汉•班固)13.《书汤海秋诗集后》(清•龚自珍)14.《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近代•梁启超)15.《文选序》(梁•萧统)16.《典论•论文》(魏•曹丕)17.《人间词话》(近代•王国维)18.《楚辞章句序》(汉•王逸)19.《文赋》(晋•陆机)20.《诗品序》(梁•钟嵘)2《文选序》(梁•萧统)2《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唐•陈子2《答李翊书》(唐•韩愈)2《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中国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二. 名词解释1. 诗言志:“诗言志”理论出自《尚书•尧典》,《尧典》中描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艺术理论原则。从音乐说起,涉及到了诗歌、艺术、以及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诗言志”理论。这段的主要说明,诗歌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抱负、志向的,歌声是延长了的诗的语言,突出了诗要表达的意义,声音的高低与曲律相配合,各种乐器的声音达到和谐统一,不能相互干扰,要形成整饬的秩序,不能相互扰乱。这样就可以使得天神和世人达到交流和统一,用这样的音乐来教育贵族子弟,使之收到教育和引导。闻一多先生在《歌与诗》中从诗的发展过程来分析,认为“志”有三方面的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志就是“心之所之也”。也就是藏在心中的思想。从总体的方面来观察,先秦人对“诗言志”中的“志”的理解,主要是思想、志向、抱负,同时也含有情感因素。在先秦诸子中,这是比较广泛的共识。诗言志是先秦诗歌批评理论的基本命题,是当时诸子百家共同的诗学观念。2. 非乐:墨子的非乐,并非完全不考虑和否认音乐的功能和美感,而是在人民的直接需求面前反对大力提倡音乐,反对统治者对于音乐的奢侈享受。他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民的物质生活问题,主张“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强调“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在这一点上,与孔子的“文质彬彬”观相对立。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文学言辞在实际功能方面的次要性,一方面这是墨子思想与儒家思想较量的产物,另一方面这也是在春秋时代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实际性的思想。3. 缘情说:《文选》李善注云:“诗以言志,故曰‘缘情'。”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表达固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