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优秀老师申报材料 作为一名为孩子们服务的普普通通的老师,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的存在,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那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 一、兢兢业业——发挥骨干辐射作用 由于自身的勤奋,XX 年被评为北京市数学骨干老师,同年又很荣幸的成为全国特级老师吴正宪的徒弟,加入“北京市吴正宪小学数学老师工作站”。这一年,欣喜、骄傲、感动……太多的感情交织在一起。我积极参加工作室的各种活动、主动承担相关工作,把参加的过程作为讨论、积累、提升的过程。在工作站学习的日子更让我懂得:名师是过程,名师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追求,终身努力便是名师!忘掉你的职称,抛掉你的老本,放下你的架子,老老实实向学生学习,向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 我始终秉承我们工作站“先立地,立好地——首先种好自己的地”, “后顶天,顶好天——为他人种田也欢乐”的理念,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发挥骨干老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在学校,我既要负责学校的科研工作、还要负责学校数学教学工作、同时还在一线继续任课,工作很繁忙,但是,我仍把“ 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每天工作的信条。平日里我不肯错过每一次听课学习的机会,不管是哪个级别的课,我都会用心听,用心琢磨,“取之精华,摒弃糟粕”,消化、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上。我还积极争取每一次做课机会,因为,每做一节讨论课,评优课,观摩课,对自己都是一次挑战,一次提高。有人说我聪慧,其实不然,每一个成功的课例,都要付出很多辛苦。想想哪一次不是备课到深夜?太晚了,闭上眼睛睡吧,可是脑子根本不听我的指挥,过电影似的过教案,再一睁眼,都三、四点钟了,还没睡着! 因为全面负责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所以在自己提高的同时还要指导其他老师教学。我常常听老师们的“推门课”、“展示课”、“讨论课”,课后组织老师们进行研讨、反思。由于踏踏实实的开展教研活动,我校的数学教学整体水平始终名列兄弟校前列。我指导田学奇老师的《三角形面积》获北京市随班就读评优课一等奖,2025 年我指导崔月超老师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获北京市数学评优课一等奖。 作为一名市级骨干老师,我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心里的压力大了,对自己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我深知“一棵树不成林”的道理,于是,我积极响应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