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职业病的防治一、预防职业病的基本措施开展职业病三级预防工作,包括管理措施、技术措施、保健措施和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一)管理措施建立和健全厂矿劳动卫生管理机构,仔细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法令,坚持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安全卫生制度,保持安全卫生防护设备完好有效,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二)技术措施它主要包括治理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与主体工程要同时设汁、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要实行“三同时”;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剧毒物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管道化、密闭化,防止有毒物质跑、冒、滴、漏,加强机械化通风,改善采光、照明设施,积极治理废水、废气和废渣(三废)等,这是控制和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预防职业病的最根本的措施。我们通常把这些措施称为职业病的第一级预防措施。(三)保健措施1.定期监测作业场所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这是辨别、评价和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鉴定防护设施效果以及进行职业病诊断的重要依据。2.体格检查。第一个是要开展就业前或换岗前体检,目的在于发现有无职业禁忌症;第二个是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员工按《卫生防疫工作法律规范(劳动卫生分册)》的有关规定,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和利用员工健康档案,这样做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以上两项保健措施的实施,通常称为职业病的第二级预防措施。3.已确诊的职业病人要及时脱离工作岗位,病情较轻者可以在家休息或集中疗养;病情较严重者可以送往专科医院门诊治疗或住院治疗。对急性中毒的病人,在积极组织现场抢救的同时,要做好将其送往职业病医院或其他医院作进一步抢救、治疗,努力降低急性中毒的死亡率。做好职业病人的诊断、治疗等管理工作。这些工作通常被称为职业病的第三级预防措施。(四)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向广阔员工宣传有关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知识,提高广阔员工的自我保健意识,把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二、几种常见职业病的防治(一)矽肺防治矽肺是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它是尘肺中最为严重的一种职业病,它的影响面广,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职业病。可能发生矽肺的生产作业,主要有采矿、基建筑路、开凿隧道、水利工程、地下建筑工程、采石、石粉加工、玻璃陶瓷、耐火材料业、建材业和机械制造的铸造等。凡能接触石英或含石英的一切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