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专题七: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安庆市外国语学校胡开琼教学目标:提高备考质量之客观题和主观题教学重难点:深挖基础知识,发现学生问题,归纳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命题规律近五年高考,本专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联合国宗旨和原则、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上。试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也有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以现实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独立自主的1、和平外交政策等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备考质量之客观题策略1、挖深度:基础概念的理解程度。2、抓重点:关注高频考查的知识点。3、辨关键:对题干关键文字信息进行甄别、判断。提高备考质量之主观题策略1、扎根课本,深挖教材。2、答案分点作答,运用常规模式,对材料提炼和分析。真题对接1.[2016·全国甲卷,18]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这些措施()①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奉献与担当②坚持并弘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③维护了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的权利④奠定了南南合作的经济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8·全国卷Ⅰ,18]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就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以及政党的责任和作用达成广泛共识,发表了《北京倡议》。对话会的成功举办()①开辟了政党交流合作消除国家间利益分歧的新路径②汇聚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③打造了各国政党互学互鉴共建国际新秩序的新平台④推动了政党间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国际新秩序的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考点链接:依托国家间关系情况的调整变化,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1.2018年7月中美贸易战硝烟弥漫……中美建交近40年来,两国关系经历过不少风浪颠簸,但最终总会自然而然地回到合作共赢的大方向,这是两国关系的“常规”,再“非常规”的总统也不会脱离。其原因在于()①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的对抗不可避免②中美之间存在诸多分歧③两国存在众多利益交汇点和共同关切的问题④中美利益在协调中趋于一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考点链接:依托中美贸易战,考查国际关系与矛盾的交会2.习近平强调,中美两国应妥善有效管控分歧。他说:“中美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存在分歧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管控。最关键的是双方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采取建设性方式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努力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从哲学上看()①中美两国合作以差异为前提,差异寓于合作之中②分歧与合作贯穿于中美两国关系发展过程的始终③是否有效管控分歧决定着中美两国关系的性质④努力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是矛盾斗争性的体现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考点链接:依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为,考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的中国外交作出了顶层设计。报告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根据这一理念,报告明确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①实现了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的均衡发展②保障了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③顺应了各国维护和平、实现发展的共同心声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自觉承担国际责任的形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特别提醒(1)不能认为国际关系是固定不变的。各国的国家性质与利益追求不同,实行的对外政策也不同,使得国际关系复杂多变。(2)竞争、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不能认为国际关系只有一种形式。(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不能认为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唯一因素。(4)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承担国际责任,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牺牲本国的国家利益。(5)国家具有阶级性,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