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人才供需现况分析 随着基础建设的加快,全国进入了快速进展期,建设规模的高增长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展机会,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市场、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人才的竞争上升到了战略地位。 一、建筑行业人才基本现状 建设部在全国建设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科教兴业”战略。随着建设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中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大型工程的国际化招标、投标的推行,建筑市场逐步趋向法律规范化、国际化。这一战略性转移,促使我们必须迅速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建筑市场的实际需求,以提高建设行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养和国际竞争能力。 目前建筑市场急需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化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队伍。然而,由于建筑类普通高等教育培育人才的过分专业化、学科化,现在社会上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又出现空挡,中职教育层次偏低等原因,这样集专业、管理、经济、法律、税务、计算机等知识为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建筑人才变得紧俏起来。发达国家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占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大多已达到 20%~50%,而我国尚不足 8%,有很大的进展空间。 二、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进展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依据,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进展的方针政策为指导,构建有利于学生个性进展的人才培育机制。坚持“以行业为依托、职业为特色、能力为本位、质量为准则”的先进教育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进展道路,主动适应建筑业进展的需求,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和学生就业为目标适时地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 1、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创新 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探究和完善“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人才培育模式和教学模式,根据“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通过课堂进施工场地,实验室、实训室进企业,模拟现场进学校,实训基地共建,双师共建,学训同步等方式充分实施工学结合,实现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教学过程,将职业技能培育融入到操作性实验→应用性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零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