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长效机制 促特种设备安全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转直接关系到广阔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整个经济进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为了全面了解当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监察面临的现状与特点、当前存在的不足以及下一步的工作的安排,记者采访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宋继红局长。记 者(以下简称“记”): 宋局长您好。当前,特种设备安全越来越为社会重视,回顾过去,在“十一五”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此基础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十二五”时期将进一步推动哪些工作?当中的重点是什么?宋继红(以下简称“宋”):“十一五”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坚持全过程安全监察的基本制度、在创新中进展的工作理念和服务经济社会进展大局的工作思路,狠抓了 6 个体系的建设,严格市场准入,从源头抓质量安全,开展事故多发设备和薄弱环节专项治理,着力强化使用环节安全监察,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大规模开展宣贯教育,积极开展国际沟通合作,推动监察和检验工作机制改革创新,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在“十一五”期间,在注册特种设备数量增长约 72%的情况下,事故死亡人数稳定在每年 300 人左右,万台在用设备死亡人数从“十五”末期的 0.97 人下降到“十一五”末期的0.67 人,下降 31%,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十二五”时期,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十二五”期间,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还将继续完善特种设备科学监管体系,深化改革创新,主要将推动以下 8 项重要工作:第一个是完善法规标准体系。我们将密切关注《特种设备安全法》立法工作进程,修订完善现有规章,做好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所需技术法律规范的制定工作,进一步优化技术法律规范制定程序,提高技术法律规范制定质量。第二个是完善动态监管体系。加强基层安全监察组织网络建设,力争政府支持建立协管员队伍,充分发挥质监稽查队伍的作用。加快信息化网络建设,有序整合或有效利用各地现有的电子监管网络系统,实施全国联网,做到对特种设备及时登记、及时检验、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基本实现网上审批等业务。三是构建安全责任体系。积极推动安全管理标准化等制度创新,加强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责任的机制与措施,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科学分解下达事故控制考核指标,落实基层政府和政府相关部门责任,积极推动 “一岗双责”制度。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