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遗传与进化》中 9 个疑难问题解惑1. 艾弗里实验中要先去掉绝大多数蛋白质,那么 RNA 和脂质呢?问这个问题的老师他一定对艾弗里实验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因为我们的教材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描述,说,“20 世纪 40 年代,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将加热至死的 S 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所以这个地方其实并没有说去掉的是大多数蛋白质,也没有说没有去掉 RNA 和脂质啊,所以老师们提出这个问题一定是对这个实验有研究。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尽管教材没有讲,但是我想可以跟老师们深入的说一下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艾弗里他们呢是这样提取这个细胞提取物的,首先,他们将 S 型细菌用盐溶液来漂洗,然后用氯仿抽提数次。用氯仿抽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氯仿和这个盐溶液混合,混合之后震荡。因为氯仿它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同时还是脂溶性的,所以在这个抽提过程中,脂质和蛋白质就会被提取出来。拿到这个混合物之后再离心,取上清液,上清用乙醇沉淀,乙醇可以把核酸还有少量的蛋白质沉淀下来,再将这个沉淀溶到盐溶液里头。这个时候呢,他们做了这一步,就是加入了水解多糖的酶,在 37°C 进行消化,消化完之后呢,再用氯仿进行抽提。这个氯仿就可以继续除去这个水解多糖的酶,以及残留的蛋白质和脂质。最后,离心,再用乙醇沉淀,就制得了这个细胞提取物。刚才说了氯仿是脂溶性的,脂质可以溶于氯仿。而 RNA 非常的不稳定,比较容易分解,所以最后获得的这个细胞提取物,它是以 DNA 为主,但也有少量的 RNA 以及微量的蛋白质和脂质。提取过程:将 S 型菌用一种盐溶液漂洗,然后用氯仿抽提数次,离心后取上清液一上清液用乙醇沉淀一将沉淀溶于盐溶液一加入水解多糖的酶,37°C 消化 4~6h-再用氯仿抽提,离心后取上清液一用乙醇沉淀一制得了“细胞提取物”。2. 为什么在艾弗里实验中,其中一组用的是“酯酶”,而不是磷脂酶?什么是酯酶?为什么在艾弗里的实验中,其中一组用的是“酯酶”,而不是磷脂酶?什么是酯酶?请看教材的插图(必修 2 第 44 页图 3-3),其中中间这一幅图我们用的是这个“酯酶”。为什么用这个词?因为这样做是尊重事实。在艾弗里的实验中用的这个“酯酶”是三丁酰甘油酯酯酶(tributyrinesterase),而不是磷脂酶 (phospholipase)或脂肪酶(lipase)。那么这个酯酶和磷脂酶有什么样的区别呢?那就要看酯和脂有什么区别。前面这个酯,它是一种有机酸和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