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复习资料一,柏拉图的“模仿说”:(一)简介:柏拉图(公元前 427-前 347)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二)柏拉图文艺思想:1.理式论摹仿说a. “理式”的基本含义:“理式”(Idea)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他所说的“Idea”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需要注意的是:理式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超越于具体个别事物之外并作为其存在根据的“实在”。b. 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在他心目中有三种世界:理式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后者与前者是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三层”。c. 理式论摹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首先,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现出文艺的共性方面的要求。2. 文艺的社会功用论a. 理想国的建设与文学艺术《理想国》应该由三个等级的公民组成:哲学家——武士——百工(普通劳动者)把人的灵魂也分为三个部分,即理智、意志和情欲,与前面所说三种人一一对应。b. 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第一,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第二,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第三,悲剧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同时,指责喜剧投合人类“本性中的诙谐欲念”。c. 对审美教育的重视与政治第一的文艺标准柏拉图攻击诗,并非由于他不懂诗或是不爱诗,他对诗的深刻影响是有亲身体会的。——朱光潜他不是不要诗,而是不要那种摹仿的诗,而对于那种所谓来自神的灵感、培养人的理性的诗,他是非常重视的。柏拉图是第一个把理智和情感对立起来,把政治教育效果如何确定为审查文艺第一标准的人,是第一个要求艺术服务于政治,服从于政治的人。3. 灵感说灵感的基本含义在古希腊时期,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原意是“神灵的附体”,“神灵感发”,它是“灵感”一词的根源。英文中的enthusiasm(热情)源于此。b.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神灵附体灵感的源泉迷狂灵感的表现灵魂回忆获得灵感的过程(对真、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c 灵感说显示出柏拉图理论的矛盾及其价值柏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