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刍议 [摘要]国有商业银行是指由国家控制和管理的商业银行。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是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四大商业银行。[关键词]商业银行审计模式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及内部审计涵义2025 年 2 月 6 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全国合作金融监管工作会议上透露,中国金融资产总量已达到 60 万亿元,其中银行业金融资产高达 44 万亿元,居民储蓄额达 16 万亿元,中国金融资产总量占全球总量已上升到 4%—5%;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拥有 77000 家营业网点和 120 万员工,占总资产%,仍然占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半壁江山,是我国经济进展的主要资金供应者。正是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特别地位,内部审计在银行治理中的地位日益突现。“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法律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目的定位不明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实际上定位在对操作层的违规进行检查和处罚上,内审部门的工作都是停留在事后检查上,并且“突击审计少,事先预告多”,后续审计也是处于起步阶段,日常的监督工作还没有启动,在工作方式上存在着只检查问题和向领导反映,没有深层次的分析和总结问题,不能发挥内审的“保健”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目的定位还不明确,仍处于模糊状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模式不健全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基本上是介于账项基础审计向制度基础审计过渡的一个阶段,以全部业务和账目为基础,主要采纳详细审计或依赖于审计人员经验推断的抽样审计方法,这就使得内部审计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造成审计期长、审计成本高、审计效率低下等弊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多,中间业务量大、资金往来频繁、会计资料及相关信息繁杂,在此情况下,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仍采纳传统的审计方式是非常不经济的,最关键的是审计人员将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过于依赖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忽略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环节,不能有效的从多渠道,如组织的环境、历史的方面搜集审计证据,无法突出审计重点,不利于强化银行的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成果运用不够尽管在审计体制的改革下,审计信息更为畅通了,但审计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