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实施内部管理审计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

我国实施内部管理审计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_第1页
1/17
我国实施内部管理审计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_第2页
2/17
我国实施内部管理审计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_第3页
3/17
我国实施内部管理审计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 摘 要:相对于传统的财务审计,管理审计对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以及对保证企业的可持续进展和进展循环经济能够发挥最直接的作用,所以强化管理审计已是当务之急。探讨了在实施管理审计中存在的外部和内部制约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管理审计;内部管理审计 1 引 言 管理审计是 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内部审计的职业化、市场化、法律规范化而产生的内部审计的一个崭新领域,是一种与财务审计对立的审计,是由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业绩和管理工作进行的审查和评价。管理审计的内容是对业务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判。它是受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进展的影响而逐步兴起的。 内部审计定位就是管理和效益。内部审计要立足于新世纪,必须向管理审计进展。目前,管理审计在我国刚刚起步,处于自发阶段,远未达到系统化和法律规范化的程度。2025 年 1 月 11 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 依照审计和受托责任的关系,可将管理审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服务于组织内部管理当局,即服务于受托人的管理审计;另一类是服务于组织外部利害关系人,即服务于委托人的管理审计。前者,称其为内向型管理审计,其职能重在建设;后者,称其为外向型管理审计,其职能重在批判[1].笔者探讨的是内向型的管理审计,即内部管理审计。 内部管理审计是对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活动进行独立的、客观的、综合的、建设性的、面对未来的检查和评价,以帮助管理当局这一资金受托人改进决策,提高获利能力和经营能力,更好地完成受托责任. 2 实施内部管理审计的制约因素 内部制约因素分析 现有体制使得对内部管理审计的作用认识不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管理粗放、责任不明、法制不健全、违法乱纪现象较为普遍,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功能还是履行监督职责,主要任务还是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重点仍在财务收支。而内部管理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公正的约束和评价机制,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管理职能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重视,使得审计领域、范围受到限制,管理审计进展受到影响。 实施内部管理审计缺乏高素养人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组织规模的扩大,市场和贸易的国际化,以及竞争的加剧等因素使得企业经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实施内部管理审计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