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流行现状与防制策略 【关键词】 流动人口结核病流行现状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由于耐药结核菌的产生与进展,结核菌与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双重感染以及许多国家结核病控制措施的不完善,使得全球结核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属于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可能导致结核病疫情进一步恶化。202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 1 47亿。该人群流动性大、传染源多,病例发现和监测困难,不规则治疗比例高,容易导致耐药结核菌的产生,假如控制措施不当,很有可能引起人口输入地区的结核病流行。本文借鉴国外迁移人口结核病讨论成果,总结近几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制经验,探讨适合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策略。 1 国外迁移人口结核病流行与防制 讨论国外迁移人口结核病讨论主要涉及国际移民与难民。许多讨论结果表明,国际移民和难民的结核病感染率和患病率往往高于当地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人口输入地区的结核病疫情控制。Van den Brande P 等〔1〕对比利时庇护寻求者(asylum seekers)的结核病讨论结果显示,庇护寻求者的结核病报告率大约是本土人群的 30 倍;对庇护寻求者首次筛检后随访的不足,增大了社区内结核病传播的危险。Talbot EA 等〔2〕对美国 1993~1998 年结核病监测资料的分析,得出从 1993 年到1998 年美国国外出生者结核病例数量增加了 2 6%,占全人群病例的比例从 29 8%增加到 41 6%;国外出生者每 10 万人口的结核病例数为 32 9 例,而美国本土出生人群为每 10 万人口 5 8 例。Inigo J 等〔3〕对西班牙马德里 1994~2025 年的结核病发病趋势进行讨论,发现从 1994~2025 年,马德里的结核病报告率从每 10 万人口 48 5 例降到每 10 万人口 23 3 例,但其中移民病例所占的百分比却从 2 6%增长到 33 7%。同时针对国际移民和难民的结核病控制措施,国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讨论。Truong DH等〔4〕对美国明尼苏达州来自印度和尼泊尔的藏族移民的结核病讨论表明,单次筛检并不能发现该人群的大部分病例,对于具有活动性结核病史者即使初次结核杆菌培育阴性,也需要对其进行密切的随访。Marks GB 等〔5〕对 1984~1994 年间进入澳大利亚悉尼的 24?610 名难民(主要来自东南亚)的讨论发现,在 10 年的随访讨论中该人群的结核病发病率为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