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的形成与实施

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的形成与实施_第1页
1/36
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的形成与实施_第2页
2/36
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的形成与实施_第3页
3/36
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的形成与实施 摘 要: 从 1978 年到 2025 年,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即将走过 30 个春秋。这 30 年,是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的 30 年;这 30 年,是中国人民告辞温饱走向小康的 30 年;这 30 年,是中国从封闭走向世界的 30 年;这 30 年,是华夏儿女在世界 经济 史上书写新奇迹的 30 年。自本期起,我刊以“改革开放 30 年”为题,回顾这一段不平凡的求索历程。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经济社会 进展 “十一五”规划和本世纪头 2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正确认识规划期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是顺利完成规划的关键 问题 。关键词: 工业 化战略, 现代 化建设战略,改革开放,小康社会,管理体制,对外开放 一、现代化建设战略的探究 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逐步形成和完善过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 30 年间,关于经济进展的战略,曾先后提出过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的方针和目标。 国家工业化战略任务的确定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从 分析 旧中国经济结构特点出发,提出了人民共和国经济进展要“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战略目标。新中国成立的 3 年间,胜利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1953 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其中“一化”即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当时,对工业化的认识主要是依据前苏联的经验,衡量经济的主要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工业化的标准是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70%;工业化的途径是优先进展重工业;估计完成工业化所需时间是要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即 15 年左右。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在国民经济进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开始实施。“一五”时期,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 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由 694 个限额以上项目组成的大规模工业建设,其目的是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后来在急于求成思想的指导下,1958 年-1960年,实行了 3 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农业“以粮为纲”和十五年“超英赶美”等错误口号。这种缺乏 科学 精神的盲目冒进,给我国工业、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灾难性损失,使这一段时间内,广阔人民群众连吃饱肚子都成了问题。其后,不得不用 5 年时间进行全面大调整。直到 1965年,我国财政经济状况才得到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的形成与实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