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自卑,走出孤独 人人都可能有孤独的时候,但并非人人都能战胜自己的孤独感。孤独并不单纯是独自生活,也并不意味着就是独来独往。一个人独处,可能并不感到孤独;而置身于大庭广众之间,未必就没有孤独感产生。确切地说,孤独就是对周围一切缺乏了解,对所处环境及周围的人缺乏情感和思想的沟通。 造成孤独心理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些人妄自菲薄,非常自卑,认为别人会因为自己的某些短处和缺陷而看不起自己,因此筑起“围城”自我封闭,与别人“断交”或尽可能少往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孤独的心理。因此,可以这么说,自卑犹如孤独的孪生姐妹,有自卑的存在,就摆脱不了孤独的阴霾。一个人特别是少年儿童,假如长时间处于一种孤独与自卑的心理状态,其危害是非常巨大的。本文试就“儿童由于自卑而造成的孤独心理的危害,主要特点和外在表现,帮助儿童战胜自卑、走出孤独的方法”等几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 一、儿童由于自卑而导致的孤独心理的危害。 1、对儿童个性心理品质的影响。 自卑和孤独是一个人的性格缺陷,它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更对一个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正常成长起消极作用。假如一个人长期沉醉于自卑和孤独的心理状态,必将定格为个性心理特征的一部分,最终形成自卑和孤僻的性格,进而对智力进展、情绪、语言沟通等方面产生障碍,成为问题儿童。 2、严重影响儿童的人际交往,抑制能力的进展。 自卑儿童由于“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的作祟,对结交朋友或兴趣索然,或不敢结交,甚至视为“洪水猛兽”;而且由于过度怕羞,从来不愿也不敢抛头露面。因此自卑儿童的交际能力十分缺乏,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交往的面十分狭小,对别人的内心世界、人际关系也知之甚少。并由于囿于个人的小圈子,脱离所生活的环境,因此,学生的各种能力的进展也受到了严重的抑制。 3、自卑、孤独的儿童缺少融入集体的意识和勇气。 由于不太主动参加集体的各种活动,对集体生活缺少亲身的体验和感性的理解,缺少集体组织性和集体荣誉感;对挫折或困难的承受能力差,回避参加任何竞争,甘当逃兵,必将被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所淘汰。 二、自卑心理导致的孤僻性格的主要特点和外在表现。 1、自我封闭性。 主要表现为不主动与人交往,不能与他人进行相互理解和沟通,以自我为中心,拒交朋友,不重友谊;会避竞争、竞赛,拒绝参加任何集体活动,不愿抛头露面,也不愿表现自己。 2、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对社...